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学校领导   >   领导讲话   >   正文

李术才校长在2023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3-09-01 15:10:42  点击次数: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在九月第一天我们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就是要在这金秋时节,擂起奋进催征的金鼓,奏响走在前列的强音,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下面,我代表学校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绩

春季学期以来,学校牢牢把握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机遇,深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等关键核心指标稳中提质,主题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巩固,师生医务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高涨,“全面图强”的根基更加坚实。成绩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打造“新双心”“形势与政策”思政品牌,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一流本科课程45门。制定《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开展全球胜任力培养试点,“六堂一院”品牌特色进一步彰显,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持续提升。

二是队伍建设接续突破。完善校内杰出人才体系岗位设置,增设“文科杰青”“文科优青”岗位。3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名列全国高校第224人入选国家级领军、青年人才。分层分类抓好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各支队伍能力素质。

三是学术创新成效显著。召开学校发展战略咨询会议,制定《龙山校区(创新港)一期学科布局方案》,大力推进学科更新换代和“出尖出峰”。完善“新型举校体制”,成立学校科技创新委员会、生命医学发展委员会,推动微电子学院和智能创新研究院“院院合一”取得实质进展。新增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学科创新 引智基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558项,立项经费超3亿元,整体质量显著提升;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6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居全国高校前列。立项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7项。

四是文化“两创”亮点纷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重要回信精神,杜泽逊教授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现场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四库全书》保护收集工作。扎实推进全球汉籍合璧、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文化工程,省委书记林武同志调研焦家遗址考古文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国家级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审答辩及验收。学校“重大主题美术大展”充分彰显了山大人奋进民族复兴的深厚家国情怀。

五是开放办学纵深拓展。“中国晶谷”、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制定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共建甘肃、日照、济宁研究院,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碳中和科技创新联合研究院、智能精密制造产业学院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校企合作平台34个,其中亿元级2个。国际化办学格局不断优化,与剑桥大学等名校的务实合作得到加强,牵头启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清洁能源创新”高校联盟建设,共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更高效汇聚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

同时,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推动教学条件改善、体育设施提质、服务保障升级等惠民措施落地见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好政治安全等“一排底线”,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二、2023年秋季学期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春季学期的发展成绩可圈可点,这是全校师生医务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下一步,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继续全力以赴做好秋季学期工作。在此,我聚焦学校秋季学期工作要点,通报一下工作基本思路和九个方面30重点任务

学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以融合的理念和机制助力“两个先行先试”破题起势,加快实现立德树人成效和重大发展战略提档升级,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为“全面图强”打下更加坚实基础。

本学期重点任务包括:

(一)持续彰显党的领导优势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统领作用。推进建设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修订落实《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健全科学有效的决策体系,精心筹备第十五次党代会。

二是深化全员理论武装。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培训,探索建立二级单位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年终通报制度。强化“舆情就是意识形态”的思想认识,落实《关于提升管理干部网上工作能力的十项要求》。

三是做好中央巡视、国家经济责任审计“后半篇文章”。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根据需要对文理工医部分学院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开展专项巡视,保质保量推进国家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任务。

四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分类指导,修订加强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深化党建“双创”培育建设。

五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中层领导班子换届中期调整工作,完善中层班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

六是彰显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制定落实统战工作“四纳入”“三带头”责任清单,支持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

七是从严正风肃纪反腐。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推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监督体系建设,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好直属附属医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二)着力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一是提高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综合评价办法,完善辅导员“1+N”制度体系,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

二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持续完善“六堂一院”引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现一校三地教学管理服务系统并轨运行。

三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五大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实施研究生课程体系现代化、奖励激励培优、全球胜任力提升等三大重点工程。

四是营造高质量就业育人生态。办好就业价值引领专项活动,深化就业工作联动,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建设就业信息系统2.0数智平台。

(三)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

一是完善“大教师”工作格局。做好新聘教职工入职培训、教师思政考核、教工安全等重点工作,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健全学校学风建设责任体系、科研诚信治理体系。

二是集聚全球高端人才。瞄准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医工交叉等前沿领域,推动引进海内外战略科学家及团队,修订《山东大学杰出人才体系建设方案》,实施文科杰青、优青项目,将产业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择优纳入支持。

三是培育创新团队。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将编制资源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及区域发展的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倾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团队。

四是建好青年人才“蓄水池”。优化青年教师引进标准、破格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组织首批“卓优博士后”遴选,举办第八届齐鲁青年论坛、系列博士后论坛。

(四)大力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一是以融合发展驱动学科现代化。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创新能力。推进顶尖学科、战略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建设,开展一流学科领域中期自评,强力推动“两个先行先试”试点改革。

二是增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力。全力做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与申报工作,精心组织亿元级重大科技任务。

三是促进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规划组织重大研究项目,加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高端智库建设,完成校内非实体科研机构优化整合,打造新文科教学科研重要阵地。

(五)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一是提升文化“两创”贡献度。巩固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优势,大力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焦家遗址等重大项目。

二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化对山大校史的研究阐释,健全学校荣誉体系,不断增进“爱山大、爱岗位、爱老师、爱学生”的思想认识。

(六)持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工作质效

一是开创高水平服务社会新格局。打造“1+N”研究院体系,构建“NN企”发展格局,共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召开校友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校友工作会议,凝聚校友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合力。

二是提升筹资工作实效。完成理事会换届,稳步推进理财资金结构优化,孵化落地学校大额筹资项目,指导支持学院筹划重点项目。

(七)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

一是推动有组织国际项目合作。支持优势学科与海外名校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牵头建设专业联盟,办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二是提升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质量。出台加强和完善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意见,构建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1+N”工作体系,实施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专项,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

三是完善海外引智工作体系。健全引智工作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山东大学境外访问学者”体系实施方案,开展年度全球一流学科合作计划项目。

(八)聚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强化依法治校落实落地。学习贯彻《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建立学校规范性文件库,强化制度性文件全流程管理。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以谋划学科出尖出峰和服务国家重大平台及项目为目标,推进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机制。提升“强院兴校”行动成效,完善“三学”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九)推进构建高质量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龙山校区(创新港)规划建设,推动校区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年底前开工。加快建设“智慧财务”,强化空间、设备等资产和实验室保障。加强数字化工作顶层设计,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以数字化、信息化驱动各项工作转型升级。

二是增进民生福祉。做细做优“五大聚心工程”、年度服务师生十件实事,推进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解决校区间服务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是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安全“多元问题”协同治理工作机制,督促领导干部落实发展和安全“两手同抓”工作要求

三、扛起历史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级人才、科研成果、重大项目等学术核心指标均进入全国前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得到山东省、教育部、科技部等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家“理论、思想和能力”的系统提升:一是提升了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把握水平,进一步坚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信;二是提升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力服务“国之大者”的思想认识,凝聚了“入主流成一流”的发展共识;三是提升了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文化“两创”贡献了硬核成果。同时,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山大实现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在学校“全面图强”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加强学习、久久为功,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在“加强谋划、高效组织、打造文化”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国之大者”的能力水平,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高站位谋划,明方向。坚持以融合发展的战略思维谋划学校发展。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入现代化强国强省建设进程中,精准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统筹调配资源,集中全校优势兵力推动原始创新突破,打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服务急需的“歼灭战”,切实做到“顶天立地”。要聚焦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有组织科研加强谋划。抢抓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加强顶层设计,精心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力争国重突破“两位数”。要前瞻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栽几棵树,确保实现零的突破。要加紧谋划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础科学中心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准确把握科学技术部重组带来的新变化,全面掌握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渠道、分管部门职能和政策调整动态,尽快把学校科技、人才等工作水平提升到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高效能组织,保落实。要不断学习,增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和实践能力。“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要努力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持续提升政治能力,妥善应对“黑天鹅”“灰犀牛”等风险挑战。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领导干部要讲政治、有格局,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准确理解学校党委行政的意志,不打折扣“马上就办”“一抓到底”;要落实分层负责、各司其职的要求,强化“事前预防”,防止“上交矛盾”,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努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部门单位内部,哪个部门单位出现问题、造成不利影响,必须严肃追究相应部门单位的责任。要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一方面,要重点加强与国家科技人才主管部门、省市政府、大型企业的沟通,积极争取指导支持。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与师生的沟通,经常性地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和全体老师的关心关爱,让老师体会到学校的上下同心,建设温暖、共情的山大。要不断提高执行力。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亲力亲为,当好“施工队长”,不搞“花架子”、不搞“花拳绣腿”,坚决避免“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把做过了当做好了”。要不断提高保障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将编制、空间、经费等资源投入到服务国家急需的学科上去,优先支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的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推动产出大成果,服务“国之大者”。

三是要进一步打造高品质文化,增动力。要弘扬文化传统。深入研究办学历史,承续山大文脉,彰显科学家精神,建设和而不同的校区文化、学院文化、学科文化,持续巩固全体山大人团结奋斗、服务国家的思想基础。要树立良好形象。要全面加强对学校的宣传展示,统筹用好各类宣传资源和学术会议、论坛等渠道,加大推介力度,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充分展现学校的深厚底蕴、优势特色和卓越贡献,把新时代的山大故事讲好、讲出彩。要强化价值引领。凝练山大精神内核,塑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景观、设施、装饰等,构建优质文化育人环境,营造“爱山大、爱老师、爱学生、爱岗位”的校园风尚,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山大文化滋养,传承历久弥新的“山大基因”。

老师们,同志们!让我们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共同创造山东大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毅前行!

我就讲这些,谢谢!




版权所有 山东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2012  电话: 0531-88364701  传真: 0531-88565657  [管理入口]